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历史如镜,丰碑不朽。广大党员干部要赓续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八十载沧海桑田,从策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全境,到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残暴的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中国人民历经了长达 14 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 " 长城 ",最终赢得了全面抗战的胜利。历史不容遗忘,和平需要守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永远铭记这场伟大的胜利。
历史硝烟虽已散尽,但抗战精神仍然闪烁着熠熠光辉。回顾历史,冰天雪地里吃草根、啃树皮,杨靖宇 " 既有血,又有铁,只待去冲锋 ";面对酷刑和屠刀,赵一曼告诫儿子 " 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左权将军殉国前仍高呼 " 为了民族解放 ";张自忠立誓 "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 ……无数先辈以铮铮铁骨战强敌,汇聚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力量。这种深入骨髓的忠诚,是民族危亡时的精神支柱。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史为鉴,系统学习抗战历史,从中感悟先辈事迹、筑牢信仰之基,把对党忠诚融入骨血、浸入灵魂, 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伟大抗战精神内蕴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战略定力。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面对更加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峥嵘岁月中汲取精神滋养,善于总结提炼发扬斗争精神,科学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基本要求,充分认识新时代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锤炼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战胜挑战的能力和水平,遇到困难时奋勇而上,面对危险时挺身而出,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抗战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 的动人场景,写就了人民战争的壮阔画卷。伟大抗战精神的底色是生死与共的为民情怀。当前,人民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更需要我们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向深远、引向深入。广大党员干部要感悟先辈的为民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抓住为民服务 " 小切口 ",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 " 急难愁盼 " 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做,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优异答卷。
80 年,精神不灭,薪火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时代呼唤我们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在铭记中勇毅前行,汇聚起磅礴力量,努力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
撰文 邱雪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