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 " 牵手 ",假期翩然而至,许多人已经背起行囊,踏上了旅途。日前,文旅部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游客做好行前准备,关注途经地和目的地天气、交通情况,合理规划行程。
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仅 2025 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就达到 32.85 亿,同比增长 20.6%。另一方面,各地依托丰富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新业态、开发新场景,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因此,不论是面对日益丰富的旅游市场,还是为了更好地旅游体验," 文明 " 二字都应该是一以贯之的命题。旅游,既是休闲娱乐的享受,也折射着个人的修养与整个社会的文明水位。对于游客而言,小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大到提前做好功课,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只有以敬畏之心对待历史、对待自然,旅行才能真正超越走马观花的 " 看风景 ",而带来更多情感上的共鸣。
文明习惯的培育不能只依赖自觉,有效的引导也必不可少。《" 十四五 " 旅游业发展规划》《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要求与评价》《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出台,为倡导弘扬文明旅游新风尚提供了指引;同时,各大景区也进行了诸多积极探索,无论是推出 " 捡垃圾换礼品 " 活动、组织文明志愿者进行实时劝导,还是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警示,都是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引导游客养成良好习惯,让文明的种子在旅途中生根发芽。
一种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并落实成行为准则,需要时间的沉淀,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把文明的足迹留在山川湖海之间,再奔赴更远的远方吧——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与文明同行的你我。(张尔冬)
[ 责编:金凌冰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