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电极箔龙头发布公告,公司与控股股东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拟共同增资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数一号”),增资金额分别为35亿元、40亿元。
与此同时,东数一号通过全资孙公司宜昌东数三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数三号”)拟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东阳光成为东数一号的参股股东,间接持有秦淮数据中国的股权。
交易架构:多层嵌套的资本棋局
本次收购采用“增资+贷款+股权穿透”的三层架构:东阳光与控股股东向东数一号投资公司增资75亿元(分别出资35亿、40亿),后者通过全资子公司东创未来获得银团并购贷款,最终由孙公司东数三号完成收购。交易标的涵盖秦淮数据旗下梧桐数基科技、河北思达歌数据科技等8家核心企业,对应2025年5月末总资产218.71亿元、净资产95.04亿元的资产包。
从财务数据看,这笔交易颇具性价比:秦淮数据中国2024年营收60.48亿元、净利润13.09亿元,净利率达21.64%;2025年前5月净利润已达7.45亿元,年化后对应市盈率仅15.66倍。
战略图谱:能源与算力的化学反应
东阳光的野心远不止于财务投资。东阳光在氟化冷却液、冷板组件等液冷核心材料及部件领域的技术壁垒与产能优势,与秦淮数据中国的业务体系深度融合后,将打造行业首个液冷和下游需求大规模深度捆绑体系,构建更高效的“液冷材料-设备-智算中心”的全栈解决方案,不仅能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至行业顶尖水平,更能推动东阳光液冷技术实现从“产品供应”向“系统解决方案输出”的战略升级。
产业变局:中部算力之都的崛起
交易落地宜昌绝非偶然。这座坐拥“三峡绿电”的城市已建成3500P算力,在建规模达11600P,形成全省最大的算力集群。东阳光计划在此落地超大规模绿色智慧算力中心,构建“绿电-硬件技术-算力-人工智能-运营”的生态闭环。据宜昌市政府规划,到2025年力争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值突破千亿元。
当传统制造的厚重积淀遇上数字经济的澎湃浪潮,东阳光的这场豪赌,正在书写中国产业升级的新范式。
注:本文结合AI生成,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