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泰两国为期5天的边境冲突停止交火。
新华社报道称,7月28日下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马来西亚总理官邸出席讨论泰柬两国边境局势的特别会议。会议由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主持。安瓦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泰国和柬埔寨在当天会谈中达成共识,同意自当地时间28日24时起“立刻且无条件”停火,以结束两国边境冲突。

7月28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中)、柬埔寨总理洪玛奈(左)和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在马来西亚参加讨论泰柬两国边境局势的特别会议。
三国领导人的联合声明还表示,两国将于当地时间7月29日7时召开区域指挥官非正式会议,于8月4日召开由柬埔寨主办的边境联合委员会会议。安瓦尔强调,泰柬双方同意恢复由两国首相、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主导的合作机制。马来西亚、柬埔寨与泰国的外交与国防部长已获指示,制定详尽的机制,用于执行、监督和通报停火进展。该机制将为持久和平与责任机制奠定基础。
此前,泰方先是强硬拒绝第三方介入调解,后又改口称“更倾向于通过两国之间的直接对话来解决问题”。如今泰方接受停火,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问题学者鲍志鹏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称,由“通话门”作为导火索引发的边境冲突,到目前为止,“泰国军方的目的已基本达成,无论军事还是政治层面都获得了预期效果,具备停火的条件。如果冲突持续,双方都难以长期消耗,根本无力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马来西亚在此时提供斡旋机会,也很及时。”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26日在社交平台上说,他当天分别与洪玛奈和普坦通电话,称两国只有结束边境冲突,美国才会考虑与两国达成贸易协议。“我认为特朗普总统的干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停火谈判的安排进度,因为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泰国政治评论员、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研究生肯马西斯洛哈特潘农特告诉澎湃新闻。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的努力,不仅通电话,还提供谈判场地,邀请两国领导人到马来西亚进行直接谈判,为最终实现停火奠定基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则对澎湃新闻表示。
注定难以持久的政治账
在鲍志鹏看来,这场冲突的全面爆发是受泰国被停职总理佩通坦和洪玛奈之父洪森的电话录音外泄事件影响,“本质上是一场注定难以持久的政治账”。“当前的停火安排对双方而言其实都是理性选择。泰国国内不少人认为,长期冲突会损害国家的国际形象。我听到一个有趣的观点:在有限冲突中,越是实力占优的一方,在道义上反而更容易吃亏,容易被指责‘以大欺小’,这也是泰国愿意解决问题的动因之一。”他对澎湃新闻说。
就持续搅动局势的泰国国内政治格局而言,军方的目的已基本达成,无论在军事上展现出对柬埔寨方面的优势,还是在政治层面上扩大影响力、压制文官政府。“这场冲突无疑削弱了为泰党政府的地位,现任政府因国家安全管理不善而受到批评,特别是考虑到冲突爆发前,洪森与钦那瓦家族曾是私人关系密切的‘家族朋友’。”洛哈特潘农特对澎湃新闻分析说。他还提到,在国会里拥有大量议席的反对党人民党也在表态上变得更为克制。
“在冲突正式爆发之前,钦那瓦家族的支持率已因与前进党(人民党前身)联盟破裂以及经济表现不佳而持续下滑。电话泄露事件也导致为泰党的民调显著下跌。此外,钦那瓦家族早已面临严峻的法律风险,特别是在有关他信服刑期间是否确实重病住院的案件中。在如今又被指责未能妥善处理对柬关系的情况下,为泰党的支持率很可能进一步下滑。失去民意基础的他信,其政治筹码也随之减少,因此为泰党很可能会被像(更亲军方、更保守的)自豪泰党这样的其他政党所取代。”洛哈特潘农特分析说。
他信因三起案件被判刑8年,后经国王特赦减为1年。自2023年8月22日返回泰国后,他被收押于曼谷特别监狱仅13小时,便被转送至警察总医院14楼的VIP病房,住院长达6个月,直至2024年2月获准假释。在狱中短暂停留后即入住医院,引发公众对“特权待遇”及服刑合法性的质疑。法院正调查,这段时间是否应算作实际服刑。
泰国法院已安排于7月4日、7月8日和7月15日分别就医疗人员、监狱人员及惩教系统高官的证词展开听审。另外,泰国刑事法院将于8月22日10时宣读他信涉嫌违反刑法第112条(冒犯王室罪)及《计算机犯罪法》的判决。
不应夸大美国调解作用
泰柬边境冲突僵局在上周末迎来破局。特朗普26日在社交平台上说,美国与泰国和柬埔寨都有贸易往来,如果两国正在冲突,美国不想与两国达成任何协议。“当一切尘埃落定,和平即将到来时,我期待与这两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还称,泰柬两国领导人同意“立即会面并迅速达成停火协议”,并希望与美国重回“贸易谈判桌”。
在特朗普表态后,泰国外交部回应说 ,普坦确认泰方原则上同意停火,请美方向柬方转达:泰方希望尽快进行双边会谈,以共同确定明确的停火措施和程序,最终和平解决冲突。洪玛奈也在社交平台上说,柬方同意“关于两国武装部队立即无条件停火的提议”,事实上,他24日与安瓦尔通电话时已经表达这一立场。
特朗普本月中上旬先后致信20多个贸易伙伴国家,其中对泰国、柬埔寨提出的威胁性关税均为36%。
“特朗普使用关税威胁似乎有效,是切实也是无奈之举。泰柬冲突必然会分散两国的外交和战略资源,无法集中精力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周士新分析说。鲍志鹏表示:“泰柬之所以感受到压力,也源于其他东盟国家陆续或即将与美国达成协议。很多东盟国家本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美国恰恰是其最大顺差来源国,贸易结构甚至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对美出口,这就是推动谈判的一大动因。”
但停火对接下来两国的对美贸易谈判来说更像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即使泰柬冲突结束了,特朗普也不会因为两国‘听话’而心慈手软,减少对两国加征的关税。8月1日就在眼前了,泰国和柬埔寨是否有足够时间与美国达成关税协定值得观察。毕竟主持两国谈判的马来西亚也没有与美国达成关税协定。”周士新表示。
在鲍志鹏看来,泰柬冲突可作为特朗普的政绩宣传,但从客观角度讲,不应夸大美国所谓的调解作用。“这次美国可能在斡旋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毕竟是域外国家,相关直接利益和关注度有限。尽管泰国是美国的条约盟友,但此事并未触动美国的核心战略利益,美国也不太可能投入过多资源。”对于美国来说,“东盟、东亚的问题都没有关税和大国战略竞争重要,这也是特朗普为什么会用‘不停火就提高’关税的措辞来表达立场。”
“这场会谈也体现出,东盟与美国的实质性互动仍集中在关税问题上。东盟方面可能希望借助这次冲突调解中的合作,让美国发挥一定作用,借此为后续的关税谈判争取更有利的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参与不仅是外交协调,也是策略性地为经济谈判铺路。”鲍志鹏分析认为。
对东盟建设或是新契机
据《环球时报》引述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28日,洪玛奈在记者会上感谢安瓦尔、特朗普和中国政府参与调解。中、美两国代表也在现场参与了会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7日表示,中方对冲突造成柬、泰两国民众伤亡深感痛心,并表示诚挚慰问。希望双方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秉持以和为贵、与邻为善的精神,保持冷静克制,尽快停火止战,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早日恢复边境地区和平稳定。
周士新分析认为:“中美马等国纷纷表态,也让两国国家终于有了台阶下,顺势避免造成更大损害。”
进行第三方调停的马来西亚是本届东盟轮值主席国。“泰柬关系的恢复速度可能会快于一般人的预期。一方面源于东盟内部一贯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泰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非常紧密,这种局部冲突不会改变区域合作的基本格局。”鲍志鹏强调,许多东南亚国家之间有着历史恩怨和矛盾,但整体上维持着区域和平稳定,“说明东盟成员国在利益上的一致性仍然较强”。
据BBC报道,直到停火谈判正式举行前,炮弹和火箭仍持续落在两国边境。此外,过去5天两国对峙和交火所造成的破坏,伤亡引发的情绪,要冷却下来还需要更长时间。“双方就停火达成一致意见后,是否会得到前线军方和广泛民众舆论的认可,也是一个问题。在当前两国民族主义情绪都比较高涨的情况下,暂时停火无论如何都是好的。”周士新表示。

泰柬边境地区被疏散的柬埔寨民众排队领取食物。
据泰国总理府2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7日,泰柬边境冲突已造成泰方14名平民丧生和8名士兵阵亡,另有37名平民受伤,事发边境地区已疏散共计139646人。柬埔寨国防部发言人马莉淑洁达28日表示,约13万名柬埔寨平民已逃离家园,同时约有40万名在泰柬籍务工人员已返回家园。
“从目前来看,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停火,大致会有一个时间表和路线图,但要实现完全停火还是比较困难的。冲突已经造成了前线局势的变化,双方军人停留在原地还是回到冲突前的状态,以及如何处置冲突中人员和财产损伤等,都可能需要进一步谈判。两国军队中的任何一方如果对现状不满,或者提出额外要求,都有可能造成局势再次失控。”周士新说。
鲍志鹏进一步认为,“若这次停火最终真正落实,说明双方仍尊重东盟的原则、方式、信誉与地位。对东盟共同体建设来说,这或许是一次新的契机。”今年5月,东盟宣布包括统一贸易标准和加强金融一体化在内的战略规划,旨在让东盟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然而,2021年发酵至今的缅甸危机和7月爆发的柬泰冲突都给马来西亚担任主席国下的东盟愿景带来了阴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