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海啸黄色警报。
北京时间7月30日7时24分,俄罗斯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52.53N,160.16E)发生8.8级地震(后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复核,堪察加东岸远海地震震级修订为8.7级),震源深度为20千米(震源参数修订)。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经引发海啸,预计将对我国上海,舟山南,台北东,屏东西,屏东东,台东南,台东北,花莲和宜兰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据国家海洋预报台官博消息,预计海啸将于13:30到达台湾沿岸,于17-20时先后到达浙江、上海沿海海域。对台湾东部、浙江北部、上海预测最大波幅分别为60cm、 40cm 和30cm。
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定,自然资源部决定于7月30日10时针对浙江省和上海市启动海洋灾害二级应急响应,要求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随时滚动更新发布海啸警报,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组织开展加密观测,各有关单位依职责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
强震发生后,俄罗斯、美国夏威夷、日本、加拿大、印尼、菲律宾等多地发布海啸预警。根据全球海啸监测数据显示,此次地震在震源附近引发了海啸。截至北京时间30日10时30分,震源附近的海啸浮标已经监测到90cm的海啸波;日本,俄罗斯沿岸分别观测到30到50cm的海啸波。
央视新闻报道称,目前,台风“竹节草”正在浙江省境内移动,预计将在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引发100厘米左右的风暴增水。海啸与台风双重灾害影响,沿海地区务必高度警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界面新闻注意到,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已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海啸黄色警报,预计浙江沿海海啸最大波幅为0.3-0.5米,将于19:00左右抵达浙江北部海域,影响时长约2小时。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表示,本次震源距浙江3000多公里,海啸波抵达时正值浙江沿海低潮时段,海啸灾害风险较低。不过,需注意海啸波存在与当前海浪、风暴潮叠加的风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